首頁 > 旅游 > 智慧旅游 > 正文標題
2018年至今,因為版號等相關政策影響,游戲行業經歷一段相當長的調整期,業績也受到了影響。然而隨著版號放開,2019年,中國游戲產業已經呈現出了明顯的回暖跡象。
12月19日,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(GPC)和國際數據公司(IDC)聯合發布的《2019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顯示,2019年中國游戲產業實際銷售收入達2308.8億元,較2018年增長164.4億元,同比增長7.7%。
2019年,A股游戲公司一方面注重長線運營,另一方面也紛紛嘗試新風口云游戲,試圖卡位5G時代新賽道。而另一個不得不注意的行業現象是,隨著游戲行業精品化程度提高,游戲行業大批公司在這波大浪淘沙中被淘汰。
同樣在2018年~2019年,旅游演藝市場遭遇了市場增速下滑,也給一向繁榮的市場蒙上了一層陰云。未來,旅游演藝應該如何發展,什么樣的演藝產品才能抓住廣大年輕群體,成為從業者共同關心的話題。
游戲用戶規模6.4億人
“行業發展逐漸回暖是不爭的事實,7.7%的增長速度相比去年5.3%的歷史最低增長速度已經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。”一位游戲行業分析師匿名向每經記者表示,版號帶來的消極影響正在逐步消散,同時促進中國游戲行業走向精品時代。
從細分市場觀察,移動游戲占整體營銷收入近七成,處于主導地位。客戶端與網頁游戲占比分別降至26.6%和4.3%。2019年網頁游戲營銷收入98.7億元,同比下降22.0%。與之相應,2019年用戶規模下降至1.9億,同比下降15.2%,下滑趨勢極為明顯。移動游戲依然保持較好的增長速度,但是端游和頁游發展疲軟較為明顯。
根據《報告》,中國游戲用戶規模達到6.4億人。不過也應該看游戲行業經過多年高速增長后,用戶紅利已經逼近天花板,目前,行業用戶規模增長放緩明顯。2019年較2018年僅增加0.1億人,同比增長僅2.5%。
過去一年,游戲版號下發數量急劇減少。在剛剛過去的海南游戲產業年會上,官方公布僅有1468款游戲拿到版號。不過記者注意到,即使下發的版號數量不如往年多,但是游戲行業收入并未縮水。
國信證券認為,受版號發放數量等多方面限制,新手游上線數量亦呈現出顯著下降的趨勢。在終端需求依然旺盛的背景下,存量機構有望獲得更高市場份額。國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,上游內容景氣周期持續向上,優選優質內容研發商。持續推薦優質內容研發商世紀華通、游族網絡、三七互娛、掌趣科技、吉比特等標的。國信證券對這些公司的投資評級均為“買入”。
在行業人士眼中,中國游戲公司進入到了一個強者恒強的時代。從營收來看,除了騰訊、網易這兩大巨頭,A股游戲公司里,三七互娛、世紀華通及完美世界是營收最高的幾家公司。一個可以佐證的具體數據是,根據易觀的一份盤點數據,僅從今年上半年來看,20強公司營收合計高達1136億元(由于各公司間存在合作關系,因此營收的算術合計不可等同于市場規模),占據了市場收入的絕大部分。
Wind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已披露2019年度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數量達563家,約占A股公司總數的15%。而2018年歸母凈利潤超過1億元的公司中,32家公司預計2019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0%以上,其中僅有三七互娛歸屬傳媒行業。
業績增長對比的另一面則是大量游戲公司出局,據《新京報》報道,過去五年間,注銷、吊銷的游戲公司數量急劇增加,2015年,注銷、吊銷的游戲公司為1122家;2016年,這一數字增長至3019家,2017年增至5336家,2018年,進一步增長至9705家。2019年,注銷、吊銷的游戲公司達到18710家,較2018年增長了92.79%。
旅游演藝在下沉
而在對于大文娛行業中的另一個細分市場——旅游演藝市場。不久前,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曾表示,隨著大眾文旅消費需求大幅增長,旅游目的地正進入體驗時代,而隨著文旅融合新勢能逐步釋放,旅游演藝正成為目的地新標配。據預測,2018年至2021年,旅游演藝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.94%,2021年中國旅游演藝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69億元,亟待市場開發與拓展。
不過,經過了持續數年的高增長后,旅游演藝市場在2018年迎來了增長放緩期,由2015年34.9%的增速下降到13.3%。到了2019年,也引發行業的新思考。“2019年,整個市場處于比較跌宕的狀況。”艾媒咨詢集團創始人CEO張毅告訴記者,從整體來看,各大旅游演藝的營收和利潤并不完全同步。“旅游演藝項目平均的回報周期都在6~7年,這個周期對本來營收不是特別大的企業來說,很難支撐下去。”
張毅認為,旅游演藝市場一直就有投資回報周期長的特點,這在過去并不會成為困擾,“因為過去企業對地價的增值預期比較高”。“但在這兩年,地價增值空間放緩,而過去動輒5億~10億元的投資,很大因素是為了圈地,項目本身是否賺錢不重要,賺錢更好,不賺錢也沒關系。”
經過了喜憂參半的2019年,旅游演藝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,又將走向何方?隨著5G時代到來,新的演藝場景不斷涌現,這個行業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?
易觀智庫旅游行業研究中心總監姜昕蔚認為,沉浸式演出崛起,或成為下一個藍海。“尤其是5G商用落地后,VR、AR、三維實景、多通道交互等技術的進一步提升,都會使沉浸式演出的整體質量大幅提升,帶給觀眾更好的體驗感。”
“隨著5G技術不斷成熟,快速傳播和多維度觸感技術會快速發展,這對于旅游演藝市場來說是個機遇。”姜昕蔚說,到那時,旅游演藝可以出圈到更為廣闊的觀眾面前,“讓更多觀眾能夠感受到身臨其境的觀看體驗”。
張毅也認為,5G新技術最直接的特點是物聯網,以及隨之而來的視頻社交爆發,會成為旅游演藝市場重要的爭奪點。“爭奪主要圍繞年輕人展開。”張毅說,短視頻主要的使用群體是年輕人,而目前的旅游演藝受眾則主要是60后和70后。如果不能利用新技術作為營銷手法,以此抓住年輕人,未來可能會面臨觀眾斷檔。
不過,姜昕蔚也提醒說,新技術的應用同樣也是挑戰。借助高新技術就可以體驗到“身臨其境”,現場觀看的優勢如何擴大?如何吸引觀眾達到現場,將成為旅游演藝市場的共同挑戰。
重慶同程國際旅行社:專業三峽游輪 重慶地接...
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,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,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!
我要投稿
投稿須知
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,《文旅界》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,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,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、新模式和新科技,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、及時、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。
無論您是:投放在線廣告、企業招聘、尋求報道、還是投稿爆料、加入評論員,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:
0592-6532122
wangjing@cncn.net
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,勾搭小編微信號:cncn4021入社群
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
分享到
Copyright © 2025 智旅數文 cncn.net 閩ICP備11015723號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