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旅游 > 體育戶外 > 正文標題
動一子將滿盤皆活。去年以來,雖然借冬奧之勢北京冰雪產業日趨火爆,但仍難以擺脫全年僅運營一季的盈利窘境。為此,北京市旅游委主任宋宇在1月24日召開的2017年北京旅游工作會議上透露,今年北京將以世園會、休閑大會和冬奧會為契機,制定促進冰雪旅游和休閑旅游發展的相關政策,規劃建設一批集滑雪、登山、徒步、露營等多種旅游活動于一體的旅游綜合體項目。
不少業內人士指出,綜合體項目可讓滑雪場實現全年運營,同時還將由點帶面,激活包括體育、餐飲、住宿、商業等多個領域的新商機。
此前北京市發布的《加快冰雪運動發展的意見》以及七項配套規劃中就曾提出,要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冰雪體育產業,將冰雪體育產業與文化、旅游、科技、會展等產業融合發展,使2022年北京市冰雪產業收入規模達到400億元左右,參與冰雪運動人口規模擴大到800萬人。而正在規劃建設的綜合體模式則被視為撬動投資、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的一大嘗試。
“我們看到,對于滑雪熱情高漲的消費者,大多對運動、健康格外關注,對登山、徒步、露營的需求也很旺盛。故綜合體項目不僅可以串聯起很多產業,還能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。”市旅游委產業處處長王清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“與此同時,滑雪光靠冬天一季盈利難度較大,如果能在滑雪場中整合露營、徒步等項目,就可以讓滑雪場全年運轉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”
而從國外經驗來看,除了承擔賽事功能外,滑雪場更多地飾演了休閑度假勝地的角色。在滑雪旅游綜合體中,觀光旅游、考察、養生、餐飲、住宿、購物等方面都會產生效益。因此,綜合的休閑度假模式是滑雪場實現盈利的重要抓手,并可逐步形成冰雪休閑小鎮。
據了解,對于一家滑雪綜合體來說,可以實現冬天滑雪、夏天滑草,或者成為房車、山地越野、音樂節的基地等。“目前滑雪場一年最多經營100多天,再加上某些區域競爭激烈,價格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,必然造成經營壓力大。” 萬科石京龍滑雪場董事長朱向晨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,“更重要的是,按照以往的經營方式,滑雪場全年只能保留很少的核心管理團隊,而其他大批工作人員過了冬季就被解散,這樣不利于人員穩定,且每年都需要對新人進行重新培訓,增加了企業的負擔,也容易影響服務質量。”
不過,也有業內人士指出,此前我國對于滑雪場限制較多,特別是土地、水電等方面,致使滑雪場不敢輕易加大投入或打造綜合體。對于上述說法,朱向晨直言,以往確實是縛住手腳,但去年底我國7部門聯合印發《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(2016-2022年)》,就是為了給冰雪產業松綁,接下來希望北京在打造旅游綜合體的同時將政策進一步落地,“企業已經躍躍欲試了,萬科石京龍滑雪場二期工程就瞄準了綜合體項目,但具體規劃還要到春節后再具體研討”。
0
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,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,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!
我要投稿
投稿須知
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,《文旅界》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,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,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、新模式和新科技,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、及時、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。
無論您是:投放在線廣告、企業招聘、尋求報道、還是投稿爆料、加入評論員,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:
0592-6532122
wangjing@cncn.net
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,勾搭小編微信號:cncn4021入社群
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
分享到
Copyright © 2025 智旅數文 cncn.net 閩ICP備11015723號-3
0
0
0
0
0
0